留下什麼回憶 莊雲惠
「沿著回憶的曲徑慢慢走/漫遊的心情/悠盪如一枚老葉/葉落而不聞聲……」每一個逝去的日子,都永不再來;每一個過往的經歷,都成為回憶的材料。當有一天,穿越時間長廊,走進回憶的幽徑時,希望留給自己或別人什麼回憶?
「沿著回憶的曲徑/慢慢走/重新撿拾生命遺忘的片段/點點悲喜/滴滴苦樂/在若干年後的今天/已然成為流星雨的傳奇……」每個人的生命是獨一無二,所有歷經的人事物都是與自己生命交會的唯一;不管願或不願、無論喜歡或不喜歡,一旦選擇讓他或它走進心靈時,便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。當我們有此認知後,會希望如何經營自己的人生,或留下什麼給別人?
有一個朋友每年寒暑假都會規劃一趟家庭旅遊,帶著三個女兒巡禮台灣各處名勝古蹟。這一年暑假她說要到中部一遊,且很奢侈的選擇在日月潭的高級飯店住上一晚。看著她的神情,愉悅中似乎有絲絲要我理解她之所以「奢侈」的用心;我當然知道且鼓掌認同,罹癌後的她,經歷病痛的折磨,面臨無常的震撼教育後,必然更珍惜與孩子相聚的時刻,而這樣的安排,絕對是她經濟能力所許可,也是實現與孩子們享受天倫情懷的願夢,又有何不可呢?我會心的笑道:「花錢買回憶嘛!畢竟孩子漸漸長大了,以後各有各的事,能同遊一回是一回呀!一定要留下美好的回憶喔!」這是我深切的祝福。
當我面對某人、或處理某事時,常會想:「會留給對方什麼印象?留下什麼回憶?」尤其在面臨關鍵的事情、或所在意的人,這般念頭更是我縈迴在心。
回憶的樣貌有千萬種,回憶時是感念、是憎恨?是懷想、是逃避?是喜悅、是悲傷?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記憶,都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,都是構成我們生命的經緯線,穿梭成生命的內容。
日前和一位從事醫護工作的朋友聊到這個觀點,平常看多了生死交關大場面的她,此刻卻感性的說:「回想起來,我現在的許多觀念、習慣、乃至連打包裝箱時繩子的綁法,都是爸爸教我的。即使他已是去世多年,留給我的回憶竟如此之多、影響竟是如此之大!」可不是嗎?人與人交會之際,以為尋常、以為普通、或以為理所當然,而常常忽略了這可能是自己、也可能是對方,也許就在不經意中為自己、或對方留下深刻的記憶!
二十餘年前攝影家耿殿棟醫學博士曾為我拍個人照。在那個不流行拍攝個人專輯照片的年代,所幸他為我留下許多年輕的影像,那一張張泛黃的照片,是我心中永遠青春的記憶,也是我懷念他時最直接的媒介。記得在一次文友聚會,耿醫師將拍攝好的照片交給我,在底片的封套上寫下:「獨賞鏡中顏,勿忘攝影人」。詩人畫家王祿松先生看後,馬上振筆疾書寫道:「上二語,頃刻得原作者改為『留得鏡中顏,常念攝影情』。」詩興大發的王老師接著補述:「鏡中顏的獨賞,必思及攝影人之俱在,時雖逝而心永,顏雖老而思深,靈光一閃,萬古不磨,真情共處,已是千秋。悠悠天地同存,昭昭日月爭光,此所以春逝而花長在,人相念而情更濃也。」當時,大夥兒借題發揮,一來一往的為詩為文,換來滿堂喝采的笑語;而今重溫其景其情,除了暖暖的雋永溫情,還有無限的懷念,更有深深的感謝,感謝他們在我生命中留下美好的點滴,讓我在回憶時盡是甜美的喜悅,深刻的幸福!
「沿著回憶的曲徑/慢慢走/走過風雨流年/走過霜寒歲月」儘管時雖逝,顏雖老,悠悠天地,昭昭日月,我們會留下什麼回憶?------發表於青年日報副刊
留言列表